top of page

Berkeley Haas & Cambridge MBA 錄取心得

[申請背景]

台大財金系,GPA 3.7

工作經驗:8年創投/企業投資部/新創工作經驗

GRE:321

TOEFL107


顧問:Synergy / Teresa


[申請結果] submitted in 2022 R1

  • Admitted

Cambridge Judge Business School (Admitted with Bursary)

UC Berkeley HaaS

  • Interviewed

INSEAD

LBS

Kellogg


[選校/安排時程] 8月

我過去工作主要是在網路產業做投資、策略與財務相關事務,未來也希望待在一樣的產業與職位,然希望能藉由MBA拓展國外的人脈與經歷,藉此拿到更國際化的工作機會,亞洲或歐美皆可,也就是說我在MBA轉換的三要素(Industry/ Function/ Location)中其實主要想換Location,因此我原先的想法是用最少的時間與成本取得 MBA 學歷,在申請初期也主要考慮歐洲的一年制MBA (GRE分數沒有考到325+也是其中一個原因)。因為有許多申請歐洲名校成功的案例與顧問支援度與回覆速度選擇了Synergy。


然而因為美國畢竟是網路業/VC發展的中心,我後來還是因為身邊朋友的鼓勵,多申請了一些美國兩年制MBA,並以科技業出路為主,這點也很感謝顧問Teresa能因應我臨時的要求馬上配合。

安排時程方面, Teresa也都很有耐心的給予我建議,從essay撰寫與編輯、推薦人溝通,到系統填寫,讓我即便是作為較忙碌的上班族申請者,也能精準掌握在每個學校的死線前送出申請。


[申請文件準備] 8-9月

雖然每間學校的essay題目稍有差異,但我覺得內容主線不外乎是

- Why MBA/ Why this school

- 個人職涯/特質重點

準備方式

1. 想清楚自己的career goal,以及MBA/ this school怎麼能幫到你,這部分我會覺得最需要跟顧問或其他校友先討論過,再著手撰寫,以免可能花了很多時間,卻無法將MBA包裝成可以幫助到職涯目標,這也會影響到後續的面試內容準備

2. 寫完essay後,除了與Teresa討論修改,我也會和自己認識的校友聯絡,請他們看內容給建議,因為校友本身最能了解學校認為重要的特質或經歷


[面試準備] 10-11月

送完申請後,其實沒休息多久就要接著準備面試了。由於我GRE分數不高,原本抱持著有幾個面試就不錯的心態在申請,沒想到也幸運的拿到了5個面試。除了每場面試一定都會問到的 why MBA/ why school/ Career goal,每個學校稍有不同

Synergy的校友網路橫跨歐美,介紹的其他校友與面試官都非常盡責與熱心,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協助指點我的面試準備與職涯方向,雖然有些校友的意見會相衝突,但在跟顧問討論過後,我也都能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面試回答方式

1. INSEAD (1小時x 2場/現場&視訊):與兩個校友面試,問題主要偏向過去工作經驗,整體氣氛友善融洽

2. Cambridge (30分鐘x 2場/視訊):與一個管理學院的教授面試,問了蠻多教授型問題,如 “It seems that you did lots of strategy work before, what is Strategy for you?”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trategy and tactic?”以及 leadership相關的問題如 “What do you think is a mature leadership for you?”; 這場面試後,學校後來又為我安排了另一場與經濟學教授的面試(不確定是否為了確認要不要給bursary),問題也是蠻偏世界趨勢,例如” What are the most challenging three issues in the world in 2030?” “If choose one issue, how would you solve the problem?”

3. LBS (1.5小時/現場):與一個工作經驗與我類似的校友面試,校友蠻嚴厲針對詢問為何我要在這個職涯階段去唸MBA,又因為有一個mini case study,我覺得是所有面試經驗中最難的

4. Kellogg (30分鐘/視訊):與學校admission 面試,問題主要偏向過去經驗與Behavior question,整體氣氛友善融洽

5. Berkeley (1小時/視訊):與校友面試,可以自己選擇偏好的時間 (在這一個小trick是可從可選擇的時區推測出校友的國籍),我幸運地選到了一個日本的校友,工作經驗亦與我類似,因此整體談話蠻愉快,問題也是偏向過去工作經驗

準備方式

1. 準備適用於不同學校的QA template:我會先查過最常見的MBA面試問題,準備一份最general的問題清單並擬好答案,另外也針對特定學校的面試問題做搜尋和準備

2. 請校友確認回答方向/mock interview:Teresa會協助安排與校友的mock interview,而在mock之前我也會先將擬好的答案給其他校友看過,確保如何能將「學校相關」的問題回答得最好 (如:為何喜歡這間學校、為何你覺得自己適合這間學校)



[心得]

最後的結果是,我在2022年11月左右拿到Cambridge offer,Berkeley則是先被放在waitlist上,後來又多請校友與推薦人寫了一些推薦信後,2023年4月左右拿到正式Berkeley offer。歐洲一年vs美國兩年MBA畢竟是兩條差異很大的路,因此我多方與許多職場前輩與歐美MBA朋友討論後,考量職涯規劃/時間/金錢成本後,我最終決定去Cambridge,幾個理由

1. 由於自己在亞洲累積的人脈與工作經驗較長,我還是比較希望畢業後能回到亞洲地區工作(如新加坡、日本),因此Cambridge的Brand Name對我來說已經很足夠

2. 由於只換Location,我認為自己不需要花費將近台幣八百萬的成本取得MBA學歷

3. 唸書時間方面,由於我相較平均MBA申請者有較年長,我仍希望用一年的時間取得學歷

以上是我個人選校的一些考量,老實說在整個申請過程中也不停在變化,因此非常歡迎有歐洲美國選擇障礙的人跟我聊聊,也預祝大家都能夠藉由申請學校的過程中,更暸解自己的人生目標。

Recent Posts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Classic
  • Twitter Classic
  • Google Classic
bottom of page